《山中之山》成大-竹構評圖會
#山中之山
CONCEPT
竹崎車站,昔日在此站必須更換另一火車頭,才能順利爬昇。
我們想做的是在自身與外部環境之間再創造一個皮層,
並讓鐵道空間不只是過道,而能讓人停留,在一座人體尺度中的山靜靜感受外部的大山。
#講評
這組最讓人驚豔的是這個模型,作品有把山、空間做一個轉譯詮釋,非常精采,如果實作可以做到幾乎就是這樣,我會給這組很高的分數。特別是整個波浪的紋理,在竹編工法上預期用甚麼樣的方式去模擬後面的山形場域;以及用甚麼樣的彎曲程度去塑那個幾何關係。
但是精采好像就在這個模型,3D的立體化模型不太OK。表達和剛剛的實體模型差十萬八千里,讓人感到愉悅、驚豔的程度差異很大。建議放棄3D、回到實構上面去做,用你的描繪和實體模型、用竹編構造好好去想要怎麼做到。這組在施工順序、工法的思考,包含下部結構可能要有一個卡扣、結繩的手法等,都有做研究探討,這部分也予以稱讚。(陳冠帆)
我也非常同意冠帆,那個概念模型很迷人。但落實到3D模產生一個落差,我覺得那個落差在於3D模型裡的構造和皮層被分開來想。這件作品的尺度相對而言較小,應該可以做到讓構造和皮層結合在一起。可透過雙向的交織,讓他本身是編織,也是相當穩定的構成元素。甚至可以用剖竹片,不需要用到原竹。用較厚的孟宗竹片稍微密一點編織,也不一定都要上下交織,可以上下疊就好。如此就有機會讓他的結構構成跟皮層結合在一起,讓那種疏密交織效果呈現。希望你們回到概念模的精神,這會是一個蠻吸引人的方案。(甘銘源)
作品有些可以更簡化的地方。例如想呈現的是那樣的波浪,可以把每個波浪,甚至是竹編怎樣弄在構架上的細節都處理好。因為太多元素,可以去想最後整體要給人看到是甚麼感受?要把那個唯一的重點確定下來,後面的所有添加、銜接的決定,都要回頭去看,有沒有更靠近你一開始的核心決策?還是增加的安排會離那個決策更遠?其實做一個東西的過程,會有大量的選擇,如果每個選擇都能回頭提醒自己主要的目的、要呈現的氣質,是不是更靠近或更遠,在過程中才能夠很有自信地保持在那個線上。(范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