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oLacquer

FormoLacquer
Tel
0932 149 956
Address
南投市光榮西路一街84號
Email
imamberchen@gmail.com
Website
www.facebook.com/-917192391637032/about

陳宜妙

對於陳宜妙來說,漆器就恰如人性:「想想天然漆實在也很像與人交往,需要控制溫度與濕度,增減一分都可能產生變化,無論是談戀愛或是交朋友,也都需要時間磨合與理解。」

島嶼漆謹守漆工藝的嚴謹工序,創造出兼具外觀與實用性的台灣漆器,為日常生活中,帶來更多美學品味。精緻細膩的傳統漆藝,每個器皿都需經過 30 道以上的複雜工序,每件都是獨一獨二的心血之作。

漆器之美,是弦歌不輟卻珍稀的傳承,從七千年前在河姆渡文化中發現的朱漆碗,就擁有雅致精良的特色,至日治時代在台灣開啟的漆器產業,當中產生了時代斷層,傳承之路走走停停。「島嶼.漆」的創辦人陳宜妙與施志成拾起這沉寂的美好,只因他們甫接觸時就深深著迷這古老深邃的漆器語彙:「即使當初因與漆的直接接觸產生過敏,也從來無法斬斷這情緣。」

在這十多年與漆器相處的時光中,仍眷戀無法自拔,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連續三年評鑑「島嶼.漆」為「良品美器」是無聲的肯定。

 

漆器之於人性:加與減的美學,含蓄沉靜的工序

漆器的工序,說來繁複,有時百道,30 道以上是家常便飯:固胎時要將竹杯打磨得平整,再以生漆全面薄塗,髹漆要反覆塗抹,不急不徐,之後蔭乾靜置,起紋、研磨、推光⋯⋯ 在這些過程中,藝術家是孤獨的匠人,安靜凝神地沉澱並專注在漆器上,習慣與自己獨處是必然的過程,每個等待與琢磨的瞬間日復一日,數月後成器,每一件漆器,都充盈著手感創作的溫度。

對於陳宜妙來說,漆器就恰如人性,她饒富興味地說:「想想天然漆實在也很像與人交往,需要控制溫度與濕度,增減一分都可能產生變化,無論是談戀愛或是交朋友,也都需要時間磨合與理解。」

藝術家在髹與磨的加減之間所尋求的平衡點,就像在微妙的對等關係中反覆修鍊,每一個漆器都賦予著手的溫度與當時的感受,擁有自己的性格,投射在即將要餽贈的對象中,代表著心意,也賦予你眼中的他是如何的形象,如同花語的寄託。

《聽花開的聲音》,島嶼.漆。
《聽.花開的聲音》,島嶼.漆。

 

天然漆X台灣竹。堅持美麗卻回歸原始的純粹與友善

美麗的事物往往需要精雕細琢,在與環保、地球上的共存共榮有時無可避免地產生了背離,但漆器卻恰如其分地在美形與友善環境、樸實精緻的生命意象中取得最好的立足點。「島嶼.漆」的創辦者在談到素材的時候,頗有共鳴,她提到:「漆器最讓人著迷的地方之一就是製作過程,絕大部分的工藝品都需要透過電光瓦斯的效應,但是漆器不需要,從竹胎體的設計生產到髹塗,都使用最低的能源。」漆器製作的過程讓藝術家回歸漆與竹直接手感的單一與純粹,沒有外力的喧擾,彷彿又與環境做了無聲的盟約,相依相存。

天然漆的本質有一種包容萬物的相容性,可以與天地任何可用之前做結合,「島嶼.漆」選用的是原生於台灣的竹材。竹子在早期的質樸生活中處處遍及軌跡,縱使光風亮節,但對萬物的友善不言而喻,漆器與竹胎體的結合,展現溫暖圓潤的色澤,再加上貴金屬,像是金、銀、螺鈿的點綴,質感的表現上是含蓄隱約的,實用性上也很強大,因為它抗酸鹼所以適合保存,經過長久的收藏與展示,仍能如初見時的美好印象。

 

少量多樣,每次的每次都驚艷與雀躍的創造過程

提到漆對杯 ──《月舞》的創造過程,陳宜妙是很享受的,她說:「到現在,每次完成漆藝作品,都還是會有讓我心動的巧妙之處,也總是會有驚喜。」

當初為了呈現舞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的姿態,她用銀箔重覆黏貼與研磨,由於每一次的貼法與位置都有落差,越貼就越有感觸,就如同樂章與舞者的姿態,流瀉在無邊無際的華年中。不過要將好看的舞姿躍然於漆對杯上,其實頗有工藝難度,舞姿要流暢,每一層堆疊都要平整不皺,一時分神與手拙,可能就前功盡棄。主要的素材銀箔在生漆半透明的琥珀質感下,會變成金色,那調和過的金,有層次又純淨,在深淺的光影交織下,卻又顯得撲朔迷離,是讓你想要一探究竟,卻又抓摸不到的內斂流光,直白地說:挺耐看的。

問道每次的主題漆器能做多少數量,陳宜妙說道:「說真的,這些漆器要多做幾個也不可能,簡直是找自己麻煩,畢竟每次的手感都不同,太難量化了,只能極少量製作,甚至就那麼一個。」就姑且很世俗地定義為限量商品,但這也是實話,漆藝是很難複製與量化的,當島嶼漆的藝品坐落在飯店的名品展售櫥窗,往來的遊人、饕客、甚至是外國的旅客,會與漆器展開不期然的相遇,伴隨而來的都是註定的緣分。

《漆對杯 — 月舞》,島嶼漆。
漆對杯《月舞》,島嶼.漆。

 

從生活中接觸漆器的美好,從日常中實踐手作的心念

身為一個漆藝家,陳宜妙的創作來源很多時候來自於周遭,兩對漆對杯《幸福》、《聽.花開的聲音》,構想都來自她家中種植的植物,透過觀察庭院中四季朝暮、絲絲點點的變化來想像:那銀杏是幸福的諧音,純愛為花語,對杯的底色是黑與白,象徵兩個不同的人互補著,卻又相偎相依,紅色的銀杏葉點綴著他們的幸福。

生漆最迷人的地方是,有時候黑不是黑,白也不是白 ── 生漆本來沒有白色的,在手作的過程中用了日本的色粉調和,才變成杯上有溫暖餘韻的象牙白,演繹了銀杏堅韌沉著的古老生命力,分而為二又合併為一,相輔相生。

譬如愛情的不朽,構圖簡單純然,象徵不期然的幸福。

相對而言,《聽.花開的聲音》這對杯就是繁複構圖,用華麗的工序作成,將植物層層花開的樣貌鋪疊其中,藝術家專注將顆粒的粉狀磨得平整,再用生漆最原始迷人的琥珀半透明質感,若隱若現地呈現花綻放的樣貌,象徵華麗後的回歸,返璞歸真的樣貌,是站在巔峰、迷途或是驀然回首想要回顧的難能可貴。

 

漆器中蘊含的寓意,亦如走不盡的人生路,用手作,將抽象的意念用最實際的方式體現並珍藏,即使執迷,也不遺憾。

《聽.花開的聲音》,島嶼.漆。
《幸福》,島嶼.漆。


Keyword : 島嶼.漆 / 文創 / 竹工藝 / 陳宜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