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永崇


Boss avatar

職人

莫 永 崇

臺南市關廟區竹工藝師,生於 1930 年的雲林縣林內鄉,閩南人,熟悉竹編技法;其竹藝學習與實踐的足跡跨足全台,是少數在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研修出身的竹藝師,其工藝作品已捐贈給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等單位典藏近百件,臺南市定傳統藝術竹編工藝保存者。

莫永崇,臺南市關廟區竹工藝師,生於 1930 年的雲林縣林內鄉,閩南人,熟悉竹編技法;其竹藝學習與實踐的足跡跨足全台,是少數在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研修出身的竹藝師,其工藝作品已捐贈給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等單位典藏近百件,臺南市定傳統藝術竹編工藝保存者。

莫永崇,臺南市關廟區竹工藝師,生於 1930 年的雲林縣林內鄉,閩南人,熟悉竹編技法;其竹藝學習與實踐的足跡跨足全台,是少數在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研修出身的竹藝師,其工藝作品已捐贈給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等單位典藏近百件,臺南市定傳統藝術竹編工藝保存者。

 

莫永崇與黃塗山相同,其工藝技術奠基於竹山郡的竹材工藝傳習所,雖出身雲林並習藝於竹山,莫永崇於 1966 年後便長年於臺南市關廟區進行竹編推廣教學;在 1970 年代竹產業蓬勃之時,因其對竹製產品的創新廣受歐美日本歡迎,而專注投入竹產品外銷,1984年後因產業沒落而重回教學。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於 2015 年針對盧靖枝、莫永崇、翁明輝三大臺南市竹工藝師進行口述紀錄,並將其出版為《長編竹夢:關廟竹編藝師技法專輯》,並於 2016 年額外出版其生命史《人間國寶叢書5-十全竹美:莫永崇生命史》。

 

莫永崇的生平

莫永崇,於 1930 年出生於雲林縣林內鄉。母親娘家就位於距離不遠的南投縣竹山鎮,以販售竹筍維生,舅舅會剖竹篾製作裝筍的竹籠,使莫永崇小的時候就對竹工藝產生興趣。

14 歲時,莫永崇在父親的鼓勵下進入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學習竹細工,由前期的優秀畢業生張清波、張真經與黃滿進行指導;23 歲退伍並結婚不久後,在家人全面支持之下,再進入南投縣特展工藝研究班進修。

1960 年,莫永崇經由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指導老師黃滿推薦進入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任職,調派至木柵、新店、八德、公館、關廟等處,協助竹產業發展,過程間家人皆隨同派遣奔波,最終於 1966 年派遣至「關廟實驗工廠」而落腳關廟。

莫永崇於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任職期間,主要協助解決竹材料問題,透過引入新機械來處理竹材或是直接改採購買原料方式,來協助各地的工廠優化竹製產品的生產流程,同時也協助產品開發、打樣。

 

在關廟實驗工廠駐廠 10 年後,莫永崇於 1976 年辭去了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的工作,轉而專心經營竹編產品外銷事業,直至 1983 年竹產業開始沒落為止,其竹編產品外銷廣受歐美及日本市場的青睞。

莫永崇在外銷市場上以過去在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的經驗,自家生產製作多種竹產品,重視直接購買已處理的竹材,專注投入產品開發而獲得青睞;莫永崇認為要能夠持續保持廠商與品牌在市場上的特殊性才能維持利潤;因而也時常承接其他工廠無法生產的訂單,力求突破。

在 1976 至 1983 年間,莫永崇開發了超過 60 種竹製產品,而在 1984 年後,轉為教職,開始擔任臺南家政專科學校(現臺南應用科技大學)之技術教師,以及中國傳統技藝研習班之藝師,也在擔任教職後,榮獲臺南縣長獎。

也在 1984 年後開始陸續將自身的創作捐贈給臺中縣立文化中心、臺南市文化局、歸仁國中府城藝文館等地進行典藏;而後在俞至善主動拜訪之下,體察其不怕辛勞且自我要求高的人格特質,將其收為弟子。

 

2015 年年初,莫永崇因車禍導致的後遺症,無法再自行創作竹工藝品,進而退休;認為在傳承上竹材的處理是最為困難的,但已有弟子俞至善傳承其技法,而不擔心竹工藝會於未來失傳。

歷時超過 70 年的創作歷程,莫永崇捐贈了近百件作品給不同的單位進行典藏,也受各地單位所邀參展數十次,於 2010 年正式由臺南市將「莫永崇竹編工藝」登錄為臺南市市定傳統藝術,並以莫永崇為傳統藝術保存者。

(本文由財團法人臺南市竹會協助田野調查。)

 

莫永崇的紀錄片


Keyword : 林內 / 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 / 竹工藝 / 臺南市定傳統藝術竹編工藝保存者 / 莫永崇 / 閩南人 / 關廟 / 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