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構人才培育

2021-07-09

《竹聲築影》成大-竹構評圖會

#竹聲築影
CONCEPT
設計目標:純粹的外觀有機的虛空間、挑戰發出聲音的互動機制
概念發想 1-配合烤彎竹子的技術,把弧線元素帶進裝置內部
概念發想 2-透過尺寸限制,觸發各種活動形式
概念發想 3-聲音與人的互動機制:風、人力、移動
概念發想 4-垂直發聲方式
概念發想 5-立面設計

#講評
我非常喜歡他的概念是在講人進入這個場域的行為,講關於聲音跟影子呈現出來的空間佈局。簡報是從這些可愛的手稿,包含虛空間、聲音的互動機制,甚至利用把竹構彎曲的概念引用在裝置的內部。非常妙的是利用一些行為互動跟風跟人去產生關係,讓竹子產生構造變化,以此發想是很棒的。
但很可惜,從簡報中讀不出動作,只能解讀企圖。不知道這樣的光、聲音、影子的互動究竟是怎樣,如果沒有看到實體構成,很難看到最後的效果是甚麼。後面探討具體落實的時候,好像變成在建築上一直很想去把它建造出來,忘記了原本要挑戰的聲音互動。
另外剛剛講的彎曲,我認為是非常浪漫的手法。那這件事情要怎麼在你們想做的主題融合,我覺得是關鍵。所以與其是這樣的簡報,我會建議這組拍一個影片,把你們想要傳遞的訊息用有聲音互動的方式呈現。比如這個剖面很棒,詮釋了虛空間和竹構的錯成跟變化,但對於觀賞者來說,最想感知的是究竟發生甚麼樣的互動。(陳冠帆)

作品有點像是小朋友的攀爬架、很吸引人,特別是一些弧形的構件,如果能跟竹架的結構穩定一起思考,會更棒。因為以前我們也有經驗像這樣垂直水平的構架,雖然每個地方都綁緊方回節,抵抗水平力形變的能力,仍就不太好。如果加上一些弧形構件產生類似斜撐的效果,整個方案的可行性就很高,有潛力形成一個小孩很喜歡的攀爬架。(甘銘源)

虛空間在外觀看的時候是一個矩陣,這樣的狀態下,因為是透的,會看到內層。也許虛空間的造型可以有更多琢磨。一種是讓虛空間從外面看有兩層圖層的效果,空的地方和實的地方之間的錯落。另一種是讓虛空間更加地隱藏消失在裡面。可以做更多嘗試,讓整體更簡化、明確。(范承宗)

作品有藤本壯介(倫敦蛇形藝廊臨時展館計畫)的那個影子。要注意,挖的動作要在密度夠高的情況才能凸顯,如果密度不夠高,會看到一根一根東西本身,這是這個案子的挑戰。如何讓那個挖的動作能被看到、感受到,還是只是看到留下的空間。看起來有企圖心是不單只是挖,而是挖的邊界被塑造出來。一個方向是加強密度,另一個有點難評估是在內部加上編織。有兩件事到後來,變得比較不明顯,一個是彎曲的竹,一個是竹編,到最後的設計好像只出現一點點。我在想若要呈現挖掘,如果在那個挖的面有一層透空的編織,會不會讓挖的動作更明確,這是一種可能性。(許倍銜)

taiwan-bamboo-society

臺灣竹會

臺灣竹會為一全國性非營利組織,致力推廣竹文化,並規劃、整合、執行及推動臺灣竹產業的各項創新發展活動與計畫。竹子是世界資源及環境永續的主要趨勢之一,我們立足在地,放眼國際,持續關注世界竹產業的動態,並協助連結網絡,將臺灣所累計的竹經驗,以及竹相關的研發與世界分享,促進更多元、更寬廣的跨國/跨領域合作與發展。


推薦閱讀 : 《阿里山的靈鳥-貓頭鷹》台科-竹構評圖會 推薦閱讀 : 《山中之山》成大-竹構評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