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1

台灣傳統竹編技法:六角編

六角編是傳統竹工藝基礎技法之一,有多項優點,例如使用的竹篾數量少承重性又好、可直接凹折為立體造型,被廣泛用於製作各種竹容器。

據臺南竹藝師蔡惠婷所述,六角編可能是臺灣傳統的竹工藝技法,各族群都可見運用六角編的生活器具;傳統農業社會中,竹簍、果籃、雞籠、斗笠等農漁具都可看見六角編的影子。

六角編編織面的縫隙處會呈現出多個六角形,向外延伸的縫隙則呈現小三角形。從竹篾來看的話,則會呈現為多個線為循環結構的六芒星。

 

從底部有穿過寬竹片做承重加強就可看出,這個籃子適用於承裝有一定重量的物品。

六角編籃
六角編籃

根據竹工藝傳承難度訪調,六角編的傳統技法難度為 5 分(總分 5 分)。六角編雖然學習難度較高,但普遍被認為是投報率高的技法,可以製作多種竹器,也可搭配穿花做造型,在編織上分有傳統技法與當代教學技法兩種:

六角編傳統技法

以旋轉編織面來加快編織速度,只有老師傅才熟悉此種技法,必須對於六角編的三角形結構有細緻的理解。在製作四目籃等大型物件時,人也必須繞著編織面轉。此種透過一邊轉一邊編的方式,有讓六角編的每一個目(縫隙形成的造型)都較為端正均勻的優點。此種傳統技法雖然編織速度快成果也精確,開始製作後就必須一氣呵成,中途不能停手,因此較不適合教學。

為了高效率製作錐形斗笠、竹盾,老師傅也會運用特製的模具,放置於模具上用傳統技法一邊轉一邊做,每個斗笠的六角格都是相似大小,速度快又精確。模具底下支撐的椅子有「椅馬仔」的俗稱。

六角編教學技法

教學技法不同於傳統技法以旋轉的方式來進行六角編,而會先標出中心點後,再平均地調整六芒星狀結構中的小三角格來讓六角編的每一個六角格都方正;教學技法相比傳統技法作工較慢。

六角編的教學技法是以拼湊六個三角形的結構來組成六芒星(六角格)的圖樣,每個構成三角形的的竹篾都必須一條壓著一條,形成形狀上的循環成品才會好看且堅固;稍有一條沒有在互壓的循環結構中,都會導致六角編的竹器造型歪斜,且耐久度不佳。

根據竹工藝傳承難度訪調,六角編的教學技法難度為 4 分(總分 5 分)。

六角編技法之起底
六角編技法之起底。

山傑號竹工/六角編提籃

二隅工作室/茶盤

破竹工作室/窗花馬克杯墊

二隅工作室/煙燻交織淺盤

關鍵字 : 六角編 / 竹細工 / 竹編

mata-taiwan

Mata Taiwan

mata 一詞來自古南島語言的 *maCa「眼睛」之意 —— Mata Taiwan 期望從台灣南島文化出發,和世界一起數位策展在地人文智慧。


推薦閱讀 : 台灣傳統竹編技法:輪口編 推薦閱讀 : 《翩翩》設計提案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