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竹協會

桂竹協會
地址
桃園市復興區義盛里 4 鄰 1 號
Email
trt.bamboo@gmail.com
網站
www.facebook.com/Qenaynabamboo

成立於 2017 年 10 月 11 日,致力於地方桂竹產業永續發展及傳承,促進從事桂竹砍伐工作者(竹農)穩定就業機會及福利,並支持相關社區營造等社會福利之工作。

竹子並不只是一種材料,而是一種知識體系,從竹種各自的特性到疏伐的管理,竹林會構成一個生態,生態背後則會反映出當地的文化 —— 對桂竹協會而言,竹子從來都不只是一種材料而已。

「我們要怎麼知道以前這裏有沒有這個物種?有母語就知道了。」

桃園市復興區是台灣目前桂竹最主要的產地,也是泰雅族族人的聚落。從耆老口中的泰雅族語中,就能判斷哪些竹子是外來種,哪些則是當地的原生種,因為只有很久以前就存在的竹種,會存在於族人所說的母語當中。

「耆老有說,長枝竹、箭竹、桂竹都有在應用。」「因為他們以前的名字都存在泰雅族的母語裡,而不是從外來語衍生的。」

「最早的時候,其實我們是從修復一個竹屋開始的。」

2018 年,在泰雅族卡普部落(Qapu’)一帶成立的桂竹協會,將整修當地一間族人打造的竹屋視為己任,著手進行修復,修復後的竹屋開始作為活動據點,以竹子作為連結當地產業與文化的媒介。

 

竹子是當代泰雅族人與過去的聯繫

「我爺爺奶奶那個時代的族人,其實人手一把刀就會做竹編 —— 但到了現在,回到部落已經找不到會竹編的人了,會做傳統竹藝的老人家已經不在了。」

「所以透過竹子找回文化的路,我們都還在走。」

桂竹協會受訪時坦言,目前當地已經找不到會傳統泰雅族竹工藝的老人家,這項工藝傳承已經出現了斷層;好在部落都留有過去族人所製作的竹器,協會得以聘請外地竹藝師教學竹編等工藝,讓當地的族人透過重現竹器的方式,重新掌握屬於自己的編織文化。

「竹編的邏輯,不論漢人還是原住民族,都是相似的,只是各個族群會使用不同的媒材。」「概念互通,媒材不同這樣。」

「協會的角色就是努力開課,讓大家能把興趣培養起來,就會找回文化。」

「其實泰雅族本來就是一個編織的民族。」桂竹協會自信地說,協會聘請竹藝師進行教學已經約兩年,來參與竹編課程的族人老中青都有;有些族人特別勤加練習,已經能夠自行編織出傳統的竹器,透過自己的雙手將傳統文化連結回現代。

 

「為什麼我們商品都是耳環而不是竹編喔?」「我覺得協會與一般工藝師在商品設計時的考量差異在於,協會要考量當地的文化以外,更需要考量當地的人力條件。」

竹編的複雜度比耳飾來得高,銷售機會卻不一定穩定,對於協助發展當地產業與文化的協會而言,就必須考量要怎麼利用現有的資源以及目前媒合的就業者條件,來開發適合的商品,因此推出了以極簡的幾何設計帶出美感的耳飾系列。

 

桂竹做的耳環,泰雅族人的傳統時尚

「我們一開始是想,復興這邊做桂竹運銷很久了,但竹子砍下來的部分通常只有竹桿可以賣,竹頭跟竹尾就丟掉。那如果要全竹利用,剩下來的部位能夠做什麼?」

「想一想,泰雅族本來就有耳環,就是 qenay。」

 

「這個就是說,竹子的竹管,以前會像吸管那樣做擴耳,就是泰雅族傳統的耳環。」

造型簡潔清新的桂竹耳飾背後,是桂竹協會對當地文化的傳承,「(qenay)那個音很難唸,不是族人的話,大概只能唸出『給奈』這樣,也沒關係。但我們泰雅族來講的話,是有一個喉音(q)的。」1

卡普部落一帶很久以前就充滿竹林,有長枝竹、桂竹與箭竹,族人會將細小的竹管剖小段後,以擴耳的方式來裝飾自己的面容,久遠以前的泰雅族人就已經有耳環這樣的時尚配件。

「長枝竹跟箭竹都有在我們的母語裡頭,代表以前這附近都有。」「因為桂竹很強勢,它就越來越多。」

現在的族人以母語的存在與否來判斷周遭的環境面貌如何變遷,也如同他們清楚知道,現在以食用為經濟目的的綠竹,以及用於層積竹加工的孟宗竹材,都不是原始存在的竹林,因為在當地的族語都是外來語。

照片/桂竹協會

 

竹林是生態,是文化,更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

「雖然有自然林禁伐的問題在,但認識竹子的人其實都知道,竹子不可能不砍伐,一直長反而會有問題。」

竹子並不只是一種材料,而是一種知識體系,從竹種各自的特性到疏伐的管理,竹林會構成一個生態,生態背後則會反映出當地的文化 —— 對桂竹協會而言,竹子從來都不只是一種材料而已。

「竹子就是一個媒介,它是當地現在主要的產業,但它也是以前的文化,也是環境的一部分。」

桂竹協會作為一個在地的非營利組織,就是不斷地以人才連結優化竹材的運用,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同時持續建置在地竹林的知識架構,以使竹林成為永續生態。

推薦閱讀 : Marcello 推薦閱讀 : A.M IDEAS

關鍵字 : 原住民族 / 泰雅族 / 竹工藝 / 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