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資訊

2022-10-27

2022構竹林鐵新銳展 NEW FIELD

|| 7組團隊 × 7個全新結構方案 = 新的接合設計 ||
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由7組建築設計團隊帶來嶄新的結構方案,在嘉義阿里山林業鐵路沿線五座車站以「竹」為結構創造休憩空間。透過重新看待「接頭」從構築中最微小之處發展新結構模式,探索挑戰竹材應用的方法與極限。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同搭乘林鐵小火車、體驗國產竹材走入現代生活的潛力。

 

活動資訊

實體展區

2022.10.30起
嘉義車庫園區(近北門車站)
竹崎車站
梨園寮車站
水社寮車站
十字路車站

竹構模型展

2022.10.30-2022.12.09
阿里山林業園區(嘉義市區)/手編工廠
每週三至週日09:00~17:00

竹構作品資訊全集

匯集策展理念、結構、接頭、設計圖、施工照片等豐富資訊

媒體報導

由Green Media 綠媒體全程跟訪,詳細報導作品創作歷程


北門翼—與木製研/陳建同

北門驛最早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車站,阿里山的原木運抵達北門驛,依照木材種類,分別轉運至貯木池或陸上貯木場,為嘉義市製材產業的重要基地。取其同音字”翼”帶有輕巧的鳥類意象,形塑出一個年輕有力量的雕塑感構造物,進而與現有車箱展示相結合。發揮竹材材料特性,以大尺度的懸臂結構呈現出月台意象,漸升的造形呈現出發的動感,引導觀者往阿里山進行竹構之旅。細部設計引用車庫園區的火車零件做為意象,發展合適竹構的特殊接頭。

逐雲—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王識源+盛郁庭+盧彥臣

作品基於阿里山蜿蜒的林業鐵路,層層疊疊的樹木與林葉,陽光透過搖曳的縫隙灑落在鐵道上,人們搭乘小火車盛著微光穿梭時,靜靜感受微風的吹拂。以往竹構造多以桿狀材料為構築元素的桁架式結構,這次想要嘗試利用竹纖維的材料特性在不同結構系統,造型與材料之間進行探索,並結合藝術,電腦演算設計及數位製造,展示竹構造不同以往的樣貌。

竹。之境—原型結構/張家維

折之為痕,依痕為徑。
之,是代表了林鐵的象徵符號,穿梭於阿里山的山林。 之,是代表竹與竹工藝的形狀符號,深具竹子本身的形狀之美。 之,也是鐵路本身的空間符號,闡述了阿里山林鐵極具特色的之字形鐵路與折返式車站路徑。漸漸地我發現,”之”從一開始的象徵符號,開始有了空間意義。而這些”之”一開始乃源自於山林間的空間摺痕,人們依著這些摺痕慢慢地創造出了路徑。

螢河月台—華志聯合設計制作/陳華志+陳昀靖

穿過長長的—隧道,就來到梨園寮車站。
以螢火蟲聞名的無人招呼站又名螢河鐵道。每年4、5月的時候,遺世獨立的場景總是變得如夢似幻。因此、在失去候車功能的鐵道側,我們試圖構築一處等候場所,做為等候夜晚來臨的「月之台」。如同動畫《となりのトトロ》下雨場景中,龍貓頭上的蜂斗菜葉(フキ),其葉子的緣側線條、或山林間隨處可見芋葉都有著與竹相同,柔韌、輕盈的特色。利用連續起伏的拱,構築出高低起伏的型態,輕觸於車站與大楠木間的空地,讓停留的人在微風吹拂、落雨聲、溫柔的光影,或等待螢火蟲出沒時,衍伸出親密的空間感受。

無門之門。入山門—AtelierNeoE易新設計+B群/鄭博仁

林鐵作為人為/自然之間打開如結界般山林的領域感,是緩慢逼近自然的歷程。而作為產業聚落的水社寮車站則是林鐵較早有人煙處。
林鐵給的共感,借林鐵入了自然的門,無是動詞,去掉世俗的門,才會獲得自然的門。去掉機能的門(入口意象),才會得到意念(精神)的門,提醒體驗者在林鐵之上,入了山門,自然才是真佛,藉由跨出才能見識自然。

林-鐵-編界—丁尺建築師事務所+ 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黃卓仁+黃介二

基地位於水社寮車站,鐵路劃過山林,彷若一道人與自然的共存邊界。
透過觀察基地,鐵道與原生竹林共存於此場域,也分別代表了人造與自然的線性元素;藉由竹工藝中常見的「輪口編織法」找出構築秩序,並將兩種線性元素以竹子編織成一片懸臂於山坡上的構造物,創造暗示人造與自然的模糊邊界與場域。藉由構造物的引導,讓人重新觀察並親近山坡的竹林風景。

CROSS X—本事空間製作所/謝欣曄+陳煜任+蔡易庭

十字路如其名,一直以來是人們往來的交會點。
從古時候即是部落古道交匯點、也是往阿里山的中途站,目前更是阿里山林業鐵路實質上的終點站和往阿里山的轉乘點。當地居民倚著鐵道為居,當小火車抵達車站,雖然短暫,卻是十字路最為熱鬧的時刻。希望就在這個遊客與居民聚集的十字路口,創造一個遊客想要歇腳時可以小憩的地方;也是居民們閒暇時候聊天小聚的亭子。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協辦單位: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策展單位:原型結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照片攝影:原間影像/朱逸文

taiwan-bamboo-society

臺灣竹會

臺灣竹會為一全國性非營利組織,致力推廣竹文化,並規劃、整合、執行及推動臺灣竹產業的各項創新發展活動與計畫。竹子是世界資源及環境永續的主要趨勢之一,我們立足在地,放眼國際,持續關注世界竹產業的動態,並協助連結網絡,將臺灣所累計的竹經驗,以及竹相關的研發與世界分享,促進更多元、更寬廣的跨國/跨領域合作與發展。


推薦閱讀 : 《北門翼》與木製研x陳建同 推薦閱讀 : 《煙花》銘傳大學